
大会的主题是“教以共进,研以致远”。简单说,就是老师们一起努力,把课教得更好,让学生学得更扎实。学校想通过这次会议,让每个老师都能找到提升自己的方法,也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。现场气氛特别好,老师们不是在“照本宣科”,而是像朋友聊天一样,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。
先说说颁奖这事儿。上学期,学校搞了个“红烛杯”优质课比赛,59节课脱颖而出,涉及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体育等多个学科。这些课可不是随便上的,每一节都经过老师们精心设计,课堂上既有知识点,又有新花样。获奖的老师们站上台,接过奖状,笑得特别开心。学校这么做,不只是为了表扬他们,更是想让其他老师也更有动力,争取把每堂课都讲得精彩。
接下来,六位老师轮流上台,分享他们的教学“秘籍”。英语老师牛路平说,他的课从来不死板背单词,而是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用英语交流。比如,学购物相关的单词,他就模拟超市场景,让学生“买东西”。他还用平板电脑辅助教学,课堂上能随时看到学生的答题情况,马上调整讲课节奏。这种方法让学生觉得英语不只是考试科目,而是能用得上的技能。
语文老师孙露婷的分享也很接地气。她教初二语文,特别注重让学生爱上写作。她有个小妙招,叫“微写作”。每次课后,学生写一小段文字,内容可以是当天的感受,也可以是故事续写。她会认真批改,给每个学生具体建议。时间一长,学生不仅不怕写作文,还开始主动分享自己的作品。孙老师说,语文课得让学生觉得有趣,才能真正学进去。
六年级的刘景老师则聊了小升初的衔接问题。小学到初中,学生容易不适应。他就想了个办法:课堂上少讲“高深”的东西,多练习惯和思维。比如,他会让学生每天记笔记,整理当天的知识点。这样,学生到了初中就不会觉得手忙脚乱。他的目标很简单:让每个孩子都能平稳过渡,既学知识,又不怕学习。
还有位老师闫淑,教数学的,她的方法特别有意思。她把学生分成小组,每个小组有个“数学小师傅”,专门帮同学解答问题。她还在课堂上用平板电脑,学生做题后,系统会立刻告诉她谁没跟上节奏。她再针对性地讲解,学生学得更明白。这种“因材施教”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。
体育老师刘泽辉的分享也很吸引人。他的体育课不只是跑步、做操,而是把做人的道理融入课堂。比如,他会让学生在团队游戏中学会合作和坚持。一次接力赛,他发现有个学生故意放慢速度,想让队友输。他没批评,而是让大家讨论“公平”是什么。学生们聊完后,都说以后要更认真对待比赛。刘老师的课,锻炼的不只是身体,还有心。
大会最后,学校请了希沃的工程师来给老师们培训如何用AI平板教课。这可不是简单的“玩电脑”。工程师展示了怎么用平板给学生推送练习题,还能实时看到每个学生的答题情况。比如,数学课上,老师可以立刻知道哪个学生在某道题上卡住了,马上讲解。这种技术让课堂效率高了不少,学生也不容易“掉队”。
这场教研大会干货满满,老师们不仅分享了经验,还学到了新工具。学校的数据显示,上学期“红烛杯”比赛后,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了15%,作业完成率也提升了10%。这些数字说明,老师的努力真有回报。学生们学得更开心,成绩也慢慢上去了。
说到这儿,不得不提红岭实验学校的氛围。这所学校一直强调“以学生为中心”。不管是语文、数学还是体育,老师们都在想办法让学生爱上学习。他们不只是教书,更是在帮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。这种用心,让人觉得教育不只是考试,还有成长。
大会结束后,老师们都说收获很大。他们不仅学到了新方法,还对新学期充满了干劲。学校也表示,未来会多搞这样的活动,让老师们有更多机会交流。毕竟,好老师是课堂的灵魂,只有老师们不断进步,学生才能学得更好。
天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